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是现实世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为了减少冲突,将能提高的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用交换机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

image

本文操作环境:windows7系统、Dell G3电脑。

以太网是一种计算机局域网技术。IEEE组织的IEEE 802.3标准制定了以太网的技术标准,它规定了包括物理层的连线、电子信号和介质访问层协议的内容。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以太网是现实世界中最普遍的一种计算机网络。以太网有两类:第一类是经典以太网,第二类是交换式以太网,使用了一种称为交换机的设备连接不同的计算机。经典以太网是以太网的原始形式,运行速度从3~10 Mbps不等;而交换式以太网正是广泛应用的以太网,可运行在100、1000和10000Mbps那样的高速率,分别以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和万兆以太网的形式呈现。

以太网的标准拓扑结构为总线型拓扑,但目前的快速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标准)为了减少冲突,将能提高的网络速度和使用效率最大化,使用交换机来进行网络连接和组织。如此一来,以太网的拓扑结构就成了星型;但在逻辑上,以太网仍然使用总线型拓扑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ion,即载波多重访问/碰撞侦测)的总线技术。

以太网实现了网络上无线电系统多个节点发送信息的想法,每个节点必须获取电缆或者信道的才能传送信息,有时也叫作以太(Ether)。(这个名字来源于19世纪的物理学家假设的电磁辐射媒体-光以太。后来的研究证明光以太不存在。) 每一个节点有全球唯一的48位地址也就是制造商分配给网卡的MAC地址,以保证以太网上所有节点能互相鉴别。由于以太网十分普遍,许多制造商把以太网卡直接集成进计算机主板。

  • 以太网起源

以太网的故事始于ALOHA时期,确切的时间是在一个名叫Bob Metcalfe的学生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学士学位后,搬到河对岸的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之后。在他学习期间,他接触到了Abramson的工作,他对此很感兴趣。从哈佛毕业之后,他决定前往施乐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正式工作之前留在夏威夷度假,以便帮助Abramson工作。当他到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他看到那里的研究人员已经设计并建造出后来称为个人计算机的机器,但这些机器都是孤零零的;他便运用帮助Abramson工作获得的知识与同事David Boggs 设计并实现了第一个局域网。该局域网采用一个长的粗同轴电缆,以3Mbps速率运行。

他们把这个系统命名为以太网,人们曾经认为通过它可以传播电磁辐射。

以太网(Ethernet)是采用带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址访问(CDMA/CD)方法进行介质访问控制的一种局域网。

以太网主要指数据传输所经过的物理电缆,而Wi-Fi指无线连接的互联设备的网络。以太网基本上是电缆,是计算机和Internet之间的连接。这是一种有线连接,可通过USB电缆或以太网电缆直接连接计算机。而Wi-Fi更像是一种网络技术,允许移动设备无线连接到Internet。

image

以太网的特点

1、升级到千兆以太网不必改变网络应用程序、网管部件和网络操作系统,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

2、体现在快速以太网技术可以有效保障用户在布线基础实施上的投资,它支持3、4、5类双绞线以及光纤的连接,能有效利用现有的设施。

3、以太网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取代了其他局域网技术如令牌环、FDDI和ARCNET。

0 条评论

目前还没有评论...